奉獻不言苦 鉆研無止境--記“贛撫工匠”市交建投職工廖海堅
一位三十歲出頭的年輕人,自2002年畢業后,在公路橋梁建設工地一線一干就是16年。他曾在國家級專業刊物上發表過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并多次擔任政府重點項目的主要負責人……這是廖海堅事業中的輝煌事跡。如今,能夠擔任市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長、市交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職務是對他工作的認可。
多年來,廖海堅把理論知識與實踐密切結合起來,不斷總結經驗,不斷開拓創新。2016年1月,廖海堅在國家級一級期刊《交通世界》上發表了《砂漿錨桿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應用》論文,同年4月,又發表《噴射混凝土在橋梁維修加固工程中的應用》論文。他通過堅持不懈地學習和鉆研,于2016年12月被評為高級工程師,2015年、2017年均被市公路局評為先進工作者。
在項目施工中,廖海堅始終做到精益求精,追求極致。2003年1月至2016年4月,他先后組織和參與了G319國道吉安市井岡山至永新段建設工程B4合同段、豐城市劍邑大橋建設項目第4合同段、贛東大橋建設工程、撫北大橋建設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這些工程項目建設標準高、時間緊、任務重、施工工藝復雜,廖海堅迎難而上,堅持按質按時完成建設任務。
在贛東大橋建設工程項目中,斜拉索張拉和施工控制是一項技術性極強的工序,橋梁主梁采用支架分段現澆,進行合龍段施工,主梁成橋線形與設計線形需要完全吻合,但斜拉索掛索后整體張拉調索會帶來非常高的難度。因為全橋26對斜拉索張拉系高次超靜定結構,每根斜拉索的張拉力都會對此索前后3至4根索產生影響,也對主梁的內力和豎向位移產生重要影響。為了工程能夠保質按時完工,他對生產分工進行合理安排,科學分配人力和物力,與工程、安質等部門共同監督臺座、存梁條基等工序的施工,從臨建的平整場地和房屋建設到混凝土配合比例的配方和梁體混凝土澆筑成型等工作,他都密切關注著,使每個階段的工作都緊密銜接,施工進度迅速推進。在廖海堅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逐一解決高難度的技術難題,換來了贛東大橋竣工驗收為優良工程。
作為公司中層領導和項目管理者,廖海堅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遵守法律法規和業務操作規程,在工作中講究集體決策,認真落實班子成員意見,在公司的設備采購中,嚴格按照招標方式,實行陽光操作,并主動邀請上級紀檢部門予以監督?!肮?、廉生威”是他的座右銘,他堅持做到“常懷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想律己之心”,真正堅持了牢記艱苦奮斗的初心,受到公路系統干部職工的普遍贊譽。
從業16年來,他始終扎根基層,無私奉獻,憑借自己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一直奉行精細化管理、標準化建設的工程模式,與團隊奮力拼搏,一次又一次地圓滿完成了上級交托的各項施工任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李剛 見習記者 徐月